首页 > 关于军旅园数字园区 > ZJC-004—中国造63式两栖装甲运兵车

ZJC-004—中国造63式两栖装甲运兵车

2021-09-27
63式装甲运兵车(工厂代号531)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型自行设计、生产的履带式装甲输送车,主要用于输送步兵伴随坦克作战。

63C两栖装甲运兵车

63式装甲运兵车(工厂代号531)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型自行设计、生产的履带式装甲输送车,主要用于输送步兵伴随坦克作战。63式履带装甲输送车是简单而可靠的设计,动力舱前置,乘员舱后开门,具有克服江河障碍的浮渡能力。系列衍生车型至1990年代停产,包括衍生车型总产量近8,000辆,有中国的M113之称。截至2010年代仍有相当数量的车辆仍然在解放军现役,现已全部退役。

基本参数
总重 :12.6 吨
全长:5.476米
宽度 :2.978米
全高 :2.58 米
主要武器 :59式 12.7 毫米口径机枪
装甲厚度:14 毫米
装甲型类:焊接钢板
发动机 : 直列6 缸,水冷式柴油发动机
输出功率:320瓦
操作人数: 2人(车长与驾驶)
悬挂系统: 扭力杆
最大行程:500公里
最大速度:65 公里/小时,越野 46 公里/小时

性能
63式履带装甲输送车是简单而可靠的设计,动力舱前置,乘员舱后开门,具有克服江河障碍的浮渡能力。车壳由薄钢板焊接制成,仅正面使用14 毫米厚装甲,能阻挡7.62 亳米口径武器的攻击,对12.7 毫米口径武器的攻击不具防护能力。在车体前部左为驾驶员,右为机电员兼机枪手,车长位于驾驶员后面,通常由车长与驾驶两员操作,能载运13名武装士兵。唯一的自卫武器是安装在车体中心线乘员舱前面一个小舱口的一挺12.7 毫米口径机枪。传动装置为机械式。行走部分有四对单胶轮大直径负重轮,驱动轮在前,采用扭杆式悬挂装置。

63C两栖装甲运兵车1

研制过程
中国自行设计研制履带式装甲输送车的任务最初在1958年7月下达,工厂代号58-72(意为 58年7月文件规定研制的第2个项目),基本方案为全封闭乘员舱、可在水上实施浮渡,动力以及传动装置前置,发动机选用从苏联引进的260马力的6150L型液冷6缸柴油机。1959年3月原型车总装完毕。对原型车首个改进是在车首增加浮箱结构以实现浮渡(此改进是原型车与后来量产型号外观上最显著的区别)。1959年5月根据试验中发现的问题开始改进,发动机、变速箱、行走系、操纵系统均展开重新设计,特别改进车辆重心偏前的问题,工厂代号531(根据一机部文件,5代表运输车、3代表水陆运输车、1代表设计序号)。1961年开始对531样车不尽人意之处继续改进设计,工厂代号531A,1963年2月正式定型,为“六三式履带装甲输送车”。

开发是在618厂进行,由兵器工业部和30研究院协助。该设计于1963年完成初步开发,第一批车于1964年开始服役。然而,首批车辆存在严重问题,经过几年进一步修改设计。1970年以后车辆才开始进入广泛服役。北方车辆厂在生产63式的过程中,不断改进产能不断提高,最高整车年产量在1985年达到703辆。

63式履带装甲输送车最初研制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不同于同一时期多数中国的武器系统,不是依靠苏联援助的设计,而是自主开发。1964年开始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服役。北方车辆厂(当时的第一机械工业部618厂,既永定机械厂)曾经大量制造此车,还开发出一系列变型车型。系列衍生车型至1990年代停产,包括衍生车型总产量近8000辆,有中国的M113之称。截至2010年代仍有相当数量的车辆仍然在解放军现役,现已全部退役。除中国外,尚出口到许多其他国家使用。

63C两栖装甲运兵车2

使用国家
阿尔巴尼亚:已退役
孟加拉国:现役
中国:已退役
刚果民主共和国:现役
伊朗:现役
伊拉克:已退役
朝鲜:现役,合法生产,命为VTT-323
巴基斯坦:现役
斯里兰卡:现役
苏丹:现役
坦桑尼亚:现役
越南:现役
津巴布韦:现役


返回
logo2
团队预约
网上购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