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砂重绘:永不褪色的军魂
在对越作战纪念馆的巍然门楣上,题刻着参战老兵韩亚清亲笔挥就的馆名——
这位曾为牺牲战友整理遗容、送最后一程的老兵,用笔墨将战友的英魂镌刻成永恒的守望。
历经一年风雨,原本鲜红的字迹渐染斑驳。
今日,我们以行动承诺:每一笔朱砂重描,都是对英烈赤诚的延续;每一抹新漆涂绘,皆为守护军魂永恒的誓言。
在对越作战纪念馆的英烈谱上,铭刻着南京军区397位烈士的名字。
他们以牺牲时平均年龄仅21岁的青春之躯,在血火硝烟中筑起永恒的信念:那是生命最炽烈的绽放,亦是山河最坚韧的脊梁。
他们中,有身嵌265枚弹片仍冲锋至生命最后一刻的孙玉奎烈士。他跟同伴说,“这次我肯定活着回不去了”,即便如此,他仍坚定地选择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点击阅读:追思 | 一个真实的英雄孙玉奎);
有原硬骨头六连八班长特等伤残军人展亚平,1985年在收复老山的战斗中高度重伤截肢,7次手术后仅保住了一只右手,被授予一等功;
更有牺牲时年仅16岁的陈沛泉烈士,稚气未脱便以血肉筑起保家卫国的屏障。
他们的名字,是民族记忆的刻度,亦是红色基因的传承。
褪色的是油漆,不朽的是精神
我们立下承诺:每年在这个时候为馆名重涂赤色,让“对越作战纪念馆”七字永如烈士热血般炽烈。
这不仅是对历史的敬重,更是向未来宣誓:英雄的精神,当如战旗猎猎,永远飘扬。
铭记,是最好的传承;行动,是最深的致敬。 愿你我共护这一抹赤红,让英烈之名,永驻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