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于军旅园数字园区 > 贾雪阳少将书法作品

贾雪阳少将书法作品

2021-12-23

贾雪阳

1949年,生于河北省平山县河渠村

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兵种部政治部主任,防化指挥工程学院副政委,2003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北京老促会副会长,北京抗大光荣传统研究会名誉会长。

现任南下支队一带一路总策划,中国少年军校联盟主席、全国少年军校“英模进校园”巡讲活动总领队,中国秦文研究会会长。

贾雪阳将军是全国“五一”行业模范,他热心公益,为家乡修通了公路;他不辞辛苦,倡建希望小学;他拥军优属,第一个发起捐款修建解放石家庄烈士陵园。他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希望将军”。

 

让先烈精神永存

1947年11月,解放石家庄战役中,当时河渠村是后方医院所在地,作战的重伤员在前线上经过简单包扎即抬送到河渠村进行救治。当时村里有1000来人,参加支前队的就有200多人。战役结束后,这些伤员中有110余位伤重牺牲,就安葬在河渠村东的坡岭上并各自立碑铭记。多年来,河渠人有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保护好烈士遗骨,以慰藉为解放事业捐躯的先烈。

上世纪60年代,贾将军回乡务农,听村民们讲述了这段先烈英雄事迹使他充满了对烈士们的崇敬之情。在以后的军旅生涯中,贾雪阳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革命军人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勇于牺牲的精神。

上世纪80年代初,时任解放军总参政治部副主任的贾雪阳回乡探亲时,看到那些用门板修葺的简陋烈士墓群,历经风雨而失去了标志的烈士墓碑,决心把烈士墓群修复起来。

1997年,贾雪阳发起并带头捐款筹资60多万元,组织村民和爱心人士对尚存有烈士遗骨的43座墓进行了修复和永久性加固,又从村民家中搜集到12块散落的墓碑。随后,他们又在墓地周围加筑了围墙,增建了纪念碑。

1998年,全国唯一一座专门纪念在解放石家庄战役中牺牲的烈士们修建的陵园建成了,110位烈士的忠魂长眠于此。

贾雪阳说:“修建解放石家庄烈士陵园的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这样做是为了把烈士的奉献精神留住,使每个人都能铭记历史。作为一个平山人,这是我应该做的。”

 

 

让村里孩子享受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条件

在贾雪阳看来,基础教育是孩子人生发展的起步阶段,为改善村里孩子的上学条件,贾雪阳个人捐款20万元,并筹集160多万元善款,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心和支持下,2010年,河渠希望小学暨河渠少年军校建成了。

 

贾雪阳告诉我们说:“倡建河渠希望小学的想法是,让老区的孩子们和首都北京的小学生获得同样的受教育条件,同时通过少年军校培养孩子们热爱祖国的高尚品德,把他们教育成厚德博学、勤奋谦和的人,使他们一生有功于国,有德于民。”

如今河渠希望小学近千名学生得到了优质的教学条件,成为了国家级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2019年,在校学生斩获了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银奖,在“首届青少年国防教育成果展”中荣获总成绩一等奖。可谓真正做到了“以军炼志、以军健体、以军促智、以军创美”。

 

捐资助贫 心系家乡父老

贾雪阳衣着简朴,为人热诚谦和。他为乡亲们排忧解难,为家乡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父老乡亲们一提起贾雪阳都赞不绝口,拉开话匣子总说个没完,每次贾雪阳回乡探亲,走到村里无论老少都主动热情地和他打招呼。在河渠人心中,贾雪阳是“家乡人的骄傲”。

河渠村贫困户辛傲成一家4口人,种着2亩地,妻子患有精神病不能干活,他家的土坯旧房夏天漏雨冬天透风。心地善良的贾雪阳回乡探亲时知道了他家的情况,此后每月从工资里拿出一部分寄给辛傲成,并且节衣缩食攒下了两万块钱帮辛傲成翻盖了新房。辛傲成感激万分逢人便说:“多亏了雪阳,俺这辈子也忘不了他。”

贾雪阳心里头装着家乡人,也牵挂着家乡的发展。无论是捐资助贫或是集资修路,他总是走在最前面。为解决村民出行不便的问题,他个人捐款20万元,并多方奔走,协调资金200多万元,硬化公路5.8公里,使4个村1万多人受益。​

 

2010年,贾雪阳荣获了全国“五一”行业模范称号。为庆祝建党90周年,贾雪阳组织了以“千手观音祝福河渠”为主题的“全国爱心万里行,走进河渠希望小学”公益演出活动,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

每年,贾雪阳总要往老家跑好几趟,看望河渠希望小学的孩子们;关心老家人民,为家乡的建设多方奔走;每到清明节或解放石家庄纪念日,他都要来到烈士墓前缅怀先烈,敬献花篮。艰苦朴素、淡泊名利、甘于奉献,贾雪阳的崇高品格感动了社会,他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激励着身边的人们。贾雪阳不愧为人民的楷模,家乡人心中的“希望将军”。

 

传承红色基因、宣传爱国主义教育

贾雪阳将军立志永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无时无刻都铭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退役后依然全心投入在传承红色基因、宣传红色文化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先后创办少儿军校,红色纪念馆等系列实体教育基地。

2018年5月,贾雪阳将军带领全国英模团,在党的诞生地浙江嘉兴举办了“学习英雄事迹,弘扬红船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全国“英模进校园”巡讲大型红色公益项目。

一级战斗英雄史光柱,战斗英雄毛羽亮,全国优秀辅导员刘江山,一等功臣胡国桥,二等功臣吴建林等英模,将分别走进嘉兴市5所大中小学,讲述自己和战友的英雄故事,进行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教育,掀起“崇尚英雄、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热潮。

 

全国“英模进校园”巡讲活动,是由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指导,由中国少年军校联盟从2016年筹划开展的系列活动,巡讲团已经在广西、湖南、山东、北京、山西、海南、云南、四川等数十所大中小学和机关单位开展了七十多场演讲活动,现场听众达二十多万人次。

2019年9月,在贾雪阳将军的关心和指导下,由原军委副主席迟浩田同志亲笔题词的“嘉兴九八防空作战胜利纪念馆”在嘉兴市落成开馆,这是国内第一座地导防空战斗专题纪念馆,为永远铭记发生在红船旁的经典红色故事,还原真实历史事件,讲述建国初期中华民族不畏强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民族精神。

 ​

 

 

听将军讲故事

素云烈士和遗孤

贾雪阳将军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那是1940年8月的一天,下盘松交通站的女交通员在回家路上,发现山洞里藏着一个姑娘,她把姑娘领到戎冠秀家里。戎冠秀像亲生女儿一样待她,还给她改名叫素云。第二年,由戎妈妈主持,素云和一个叫李景春的八路军战士结婚了,生下个女儿乳名小云。从此,还在襁褓中的小云就做了八路军的小交通员。

第二年的8月6日这天,素云带着刚满三个月的女儿去给八路军送情报。途经平山城南王子村,迎面来了一股日军,素云母女被捕。

 

日本鬼子威胁恫吓,你半夜三更地为什么抱着孩子走夜路?孩子才三个月嘛,老是叫、哭。(日本鬼子)打她也好,干什么也好,就是找不出这个东西(情报)来。在逼问素云的时候,孩子老哭,日本鬼子就一把把孩子抢过来,扔在路边的荒野里了。

无论怎样威逼利诱,素云始终没有吐露实情。敌人无计可施,杀害了她。她的女儿小云被扔到了路边。

党组织派人从路边草丛里找到了奄奄一息的小云,从她身上找到了情报,把素云烈士埋在了王子村东南角的一棵槐树下。

2006年冬,家住北京顺义的商场退休职工史庆云要向灾区捐衣服。当她从衣柜深处拿出这件养母生前为她缝制的棉袄,从里面掉出一个泛黄的小纸卷,上面是儿童团的名单。后来又陆续在棉袄里发现了几份机密文件。其中一份讲到她的亲生母亲叫李素云,是八路军的情报员,被日军杀害了。证明人之一就是史庆云熟知的子弟兵母亲戎冠秀。

知道自己亲生母亲的故事后,史庆云悲痛欲绝。在河渠烈士陵园建成后,平山县政府为革命烈士素云和戎冠秀,在园内建起了陈列室。

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收藏着我军半个多世纪的大量历史档案和文物。2009年,素云烈士的文物被征集入档。

 

毛主席,我来向您述职了!

 

上图左二这个腰弯的最低的白发老人正是贾雪阳将军。

贾将军每次到纪念堂,他说的第一句话是:“毛主席,我来向您述职了”!向毛主席庄严三鞠躬,他腰弯的比任何人都低!这种发自骨子里的爱戴,让人心头颤动!    这是一代共产党人真正的良心体现!    70年代,在军政干校学习时,他有幸第一次到韶山纪念馆。他所有的时间都呆在了纪念馆,废寝忘食的抄写着和毛主席有关的一切,不到闭馆不离开。工作人员看他如此用工,便送予他一本韶山纪念馆解说词。至今这份解说词仍被他珍藏在身边!就是这样他更进一步了解了毛主席,了解了毛主席伟大的人格。    直至今日,他不曾止步。他掷地有声的承诺:“退休不褪色,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返回
logo2
团队预约
网上购票